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 2009-11-04 20:53:52
三、我想倒爬滑梯
一天戶外活動的時候,有個孩子試著從滑滑梯的下端往上爬。他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著,一次比一
次接近成功。他的做法引起了同伴的注意,有的孩子開始模仿,有的孩子則大聲地喊:“不要爬,會摔下來的。”有的則疾步去“報告老師。這時,教師匆匆的趕來,向孩子重申“注意安全,不做危險動作的要求”,并分析倒爬滑梯的危險性,嚴禁孩子們倒爬滑梯。
遇到這種情況,另一種指導方法是:教師先告訴幼兒美中大型器械都會有一定的危險性,然后引導幼兒討論自我保護的反方法,總結(jié)出一些必須共同遵守的規(guī)則,如倒爬滑梯是須由教師在一旁保護,爬攀的時候不推不擠等。
總結(jié):(沒有經(jīng)歷過危險的孩子,不會想到自我保護。孩子們只有在遵守規(guī)則的同時嘗試“危險”,才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。)
四、作沙拉
教師和幼兒來到勞作室,準備一起做“水果沙龍”,孩子們充滿了好奇,躍躍欲試?山處熣J為孩子們洗菜不干凈,拿刀太危險,就包辦代替了很多事情,忙得滿頭大汗。孩子們則看著教師做,最后一起品嘗。
另一種指導方法是:教師首先向幼兒介紹今天勞作室的活動內(nèi)容,接著分工。如:xx想洗菜,教師就介紹她怎么洗,然后大家一起討論怎樣洗又快又干凈,又不會弄濕衣服;xx想切菜,教師就請大家商量怎樣切菜安全。有了“理論”,大家就開始實踐。教師為幼兒準備了稍鈍一點的刀和容易切的番茄、蘋果等。最后,孩子們一起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,一邊自豪的說:“這是我洗的”,“這是我拌的”,他們都從中體驗到了喜悅。
總結(jié):(給孩子嘗試的機會,孩子不一定都能成功,但剝奪了孩子嘗試的機會,他們將永遠不會成功。)
通過以上的案例,我們可以看到:孩子時時刻刻渴望接受新的刺激,他們非常愿意嘗試各種新的活動。試想如果孩子們整天擔心承認的指責,他們將生活在怎樣的焦慮和不安之中。我們是有尊重孩子,理解孩子,心中有孩子,才不會抑制孩子的正當愿望,阻礙孩子的探索行為。只有從孩子的立場思考孩子的行為表現(xiàn),積極地幫助孩子,僅可能的滿足他們的愿望,才能讓他們體驗被尊重的感覺,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,我們還可以通過幼兒不聽話,不遵守規(guī)則等現(xiàn)象,反思自身的教育活動,不斷調(diào)整、總結(jié),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。
相關(guān)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