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家長幫社區(qū) 作者:alti707tu5 2014-01-03 15:36:00
語文就是一門藝術,它需要我們從讀、說、寫三方面去學習,去品味,去發(fā)揚。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(zhì)、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,小學語文學習從時間上可以分為入學前、低年級、中年級、高年級四個階段,每個階段在學習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,我們應該在相應的時間內(nèi)讓孩子的學習與之相符的內(nèi)容。
入學前
幼小過渡是一個很關鍵的階段,幼兒園的學習習慣和小學截然不同,如何讓孩子順利過渡,對孩子的心理來說很關鍵。在這個時段,我覺得家長應該幫助自己的孩子調(diào)整狀態(tài),為入小學做好準備。需要對孩子進行漢語拼音的提前教學,對孩子的學習習慣進行規(guī)范的練習,例如如何拿筆、坐姿等都有嚴格的要求。
拼音關: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漢語拼音是累贅,不易記住,不如直接學漢字,這是不了解漢字難學的特點;二是沒有認識到學習漢語拼音的重要意義。學會拼音就是交給了孩子打開自學語文和其他書報之門的一把鑰匙。不學漢語拼音,教一個字,識一個字,沒人教就無法學,學了漢語拼音孩子就能查字典,沒人教也會識字,以后還會使用詞典、辭源等工具書,等于為孩子請了一個終身教師。拼音關是小學生學語文的關鍵,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孩子在剛接觸到拼音時,單韻母和聲母很好記憶,學起來也很簡單。但是復韻母相對來說就難了,不容易記憶,還容易記混。其中最難的要數(shù)音節(jié)的拼讀,有的孩子饒不彎來,聲母和韻母都會讀了,但是就是拼不出來,這是一個突破的難點。
識字關:識字能讓孩子盡早的進入“早期閱讀”的階段,大量的閱讀是語言豐富的前提,應是語言學習的目的。盡早學習拼音識字可以給孩子增加一雙自己獲取知識的眼睛。識字的過程是對孩子的觀察力、想象力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激發(fā)。
低年級段
孔子說:“知之者不如好知者,好知者不如樂知者。”這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,有興趣去學習,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,培養(yǎng)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,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,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,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。
看圖說話:在低年級的學習中,最難的要算的上是看圖說話,也是家長最頭疼的事情,因為家長總是抱怨說:“孩子連一句完整的話也寫不出來。”說完整的話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難題,因為孩子不能對圖片上所看到的內(nèi)容進行整合,或則孩子具備整合的能力了,但是前后的語言卻不能按照順序組織出來。把看到的信息在大腦里進行組合并有條理的說出來。
基礎知識:幫助孩子準確、熟練地掌握漢字筆畫、獨體字、偏旁部首,引導孩子仔細觀察,辨清字形、理解字義,讀準字音。詞語的積累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關鍵,形容詞、量詞、動詞、近義詞、反義詞。不僅要完成字詞的聽寫,而是要運用字詞,了解在具體的環(huán)境下如何準確的運用詞語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