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燕趙都市網 2014-05-29 14:15:14
上了小學以后,不會聽鈴聲辨別上下課時間;不能遵守課堂紀律,老師上課時甚至交頭接耳或者自由走動……這樣的孩子讓家長費心、老師操心,深究原因是孩子在入學前沒有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,家長和老師沒有足夠重視孩子的“幼小銜接”問題。昨日上午,在市教育局舉辦的幼小銜接觀摩演討會上,幼教專家王海鷹向現(xiàn)場的老師和家長講出多年的心得。
孩子上幼兒園和進入小學是兩種不同的狀態(tài)。幼兒園以玩為主,在游戲中快樂地學習;而進入小學后,作息相對規(guī)律,紀律性增強,如果兩個階段銜接不好,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,影響孩子的學習。市四幼園長王海鷹給出的建議是,從大班開始,老師和家長就要從家庭和學校雙方下手,引導孩子規(guī)范生活和學習。
“大班的老師要有意識地延長課時,安排每節(jié)課時間定在30至40分鐘,有條件的可以改變桌椅擺放位置,規(guī)范孩子上課紀律性問題等。”王海鷹提出,家長要配合老師做好課余時間安排。如規(guī)定孩子作息、寫作業(yè)等時間,培養(yǎng)孩子養(yǎng)成寫字、讀書正確姿勢和習慣,逐漸培養(yǎng)好孩子紀律習慣等。
“有些家長可能認為,小學只是比幼兒園上課時間稍長一點,接送頻繁點,這樣的理解太片面。”王海鷹說,很多銜接不順利的孩子,適應時間在兩到三個月,有的孩子甚至需要一個學期來適應,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心理方面給孩子造成障礙,甚至會發(fā)生抵觸新環(huán)境的情緒,對將來學習很不利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題
盡在奧數網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