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幼教網(wǎng) 2018-07-23 17:43:41
01
考的好分的背后是什么?
不管孩子表現(xiàn)好還是不好的時候,我們會聚焦什么?他的行為。
如果你光看孩子的行為,考好了就是100分,但是你沒有看到行為背后的東西。好的行為是什么?我們的孩子做好了,我們就要表揚孩子繼續(xù)努力,但是各位是否忘記了,他為什么這次能得到這個好的成績?好的成績背后是什么?我們應該看到是,之所以這次孩子做得好,比如得了第五名,一定有得第五名的道理,比如這次很認真、很細心。認真、細心,是不是獲得好成績最根本的東西?我們要讓孩子看到好成績背后的東西,那個細心、認真就是成功的品質(zhì)。
02
孩子打架背后是什么?
。1)10歲以前培養(yǎng)能力
那不好的錯誤的行為呢?一般我們就是批評孩子,給孩子講道理,還有懲罰,基本就是這樣。但是我們的做法需要反思。第一,我們總是問孩子為什么。我們家長,每當孩子一犯錯的時候都會問為什么。你一問為什么就把孩子拉回到了過去。當孩子出現(xiàn)錯誤問題的時候,我們一旦要聚焦到錯誤行為的時候,我們常常都會這么做,告訴各位,這是沒有一點意義的,只能降低孩子的能量。
以后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怎么辦?要有邏輯層次,這六個層面分別為,考慮環(huán)境、行為、能力、價值觀、身份、愿景。要想改變孩子錯誤的行為,一定要從哪里考慮?能力。任何人的行為背后都說明有一定的能力,做得不好說明欠缺某種能力。做得好,說明他擁有這種能力,任何行為背后,都帶著能力。家長要洞察孩子欠缺什么能力,然后幫助孩子補上去,不要聚焦他的“過去”,而且就這個模式也給孩子帶來一個影響,他養(yǎng)成習慣不去想過去。只要過去的事情一結束,總結出兩點,剩下的就放下了,這樣的孩子才能活得特別的輕松。所以,各位要想改變孩子的錯誤行為,一定去想,他欠缺某種能力。要想著欠缺某種能力,提升能力就OK了。
(2)10歲以后培養(yǎng)價值觀
到了10歲以上,不僅要考慮欠缺某種能力,還要怎么做?還要在邏輯上的六個層面去找,那就是價值觀。什么是價值觀?就是你看中的東西,你對世界的看法,你做決定的標準。為什么我們的溝通沒有效果?因為我們只看到了行為,沒有看到行為背后的能力,沒有看到他的價值觀、身份。我們跟孩子交流的時候,不要光看到行為,要看到背后,看背后有兩個,能力和信念。
任何行為背后都有其正面的意義。我們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,在拼命和孩子說的時候,不要聚焦他的過去,更不要問“怎么罵的”,讓他回憶痛苦、激發(fā)他的憤怒,而是找到孩子內(nèi)心的渴望,這才是真正的了解孩子。就是找到這個行為背后的動機,最后一步是什么?滿足這個動機,除了原有的辦法,還有什么辦法可用?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。這時候,這個問題才真正地解決了。
相關推薦:
小升初試題、期中期末題、小學奧數(shù)題
盡在奧數(shù)網(wǎng)公眾號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(wǎng),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